台灣接近有兩百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是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一,有超過十分之一的醫療支出是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有糖尿病的醫療花費是沒有糖尿病的2.3倍。

減重手術應用於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一

台灣接近有兩百萬人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是台灣的十大死因之一,有超過十分之一的醫療支出是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有糖尿病的醫療花費是沒有糖尿病的2.3倍。
近90%第二型糖尿病最常見的糖尿病是因為過多的脂肪。在美國糖尿病盛行率為8.9%,但當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病態性肥胖。減重手術是治療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有肥胖問題的最好治療方式,減重手術可以治癒或改善糖尿病。

糖尿病分類

糖尿病可分類為四型:

  1. 第一型糖尿病
  2. 第二型糖尿病
  3. 妊娠性糖尿病
  4. 其他型糖尿病

其中第二型糖尿病佔95%左右。第二型糖尿病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就是肥胖,多年前就有學者提出“糖胖症(diabesity)"來強調兩者的息息相關。糖尿病手術指的就是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所施行的減重手術。由於減重手術在近幾年來微創技術的創新與純熟,讓手術安全性大大提升。國內外長期的追蹤報告亦顯示減重手術對糖尿病緩解率有8成至9成,也進一步顯示手術能減少長期的死亡率。

糖尿病減重手術的術式

針對糖尿病患者的減重術式與非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其實是一樣的,可分為非侵襲性與侵襲性兩類。

其中非侵襲性的手術方式有胃內水球、十二指腸及空腸袖狀管等。

侵襲性的手術方式則又分為限制型(restrictive type)吸收不良型(malabsorptive type)及混合型(mixed type)。

限制型的術式如:胃束帶手術、胃束帶摺疊手術和胃縮小手術等。

吸收不良型的術式如:膽胰分流併十二指腸轉位手術。

混合型的術式如:胃繞道手術及十二指腸空腸繞道加袖狀胃切除。

目前以胃束帶摺疊手術、胃縮小手術及胃繞道手術為糖尿病減重手術之主流。不同的術式對緩解糖尿病的成功率不同,而手術的風險及術後所衍生的健康問題也有所不同。

胃繞道手術比胃束帶摺疊手術及胃縮小手術對緩解糖尿病的成功率較高,但是術後營養素之缺乏(如:鐵、鈣及多種維他命等)也較明顯,因此長期的追蹤及足夠的營養補充是很重要的。

第二型糖尿病及其合併症

第二型糖尿病佔糖尿病的95%,控制不良的第二型糖尿病會引起許多合併症,例如心血管疾病,中風,心臟,腎臟,神經及血管病變等等,肥胖是主因。現行的治療方式為積極的生活型態改變(飲食控制,運動,減重,以及藥物控制),持續追蹤血糖變化。

減重手術應用於第二型糖尿病

減重手術可有效降低體重並長久維持,故可改善因為過多體重而引起的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即為其中的ㄧ種。

當應用於糖尿病治療時稱為「代謝手術」,有多篇醫學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代謝手術後,有效改善血糖,糖化血色素及血脂肪,當血液數據改善後,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等等都可以不再惡化。進而達到停止或減少降血糖藥物使用。

此一重大進展也促使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在2011年將代謝手術治療列入糖尿病治療的標準選項之一,在2016年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也呼應國際糖尿病高峰會將與會共識發表一份(手術治療糖尿病專家指引),當中指出手術治療效果有50%~80%的病患可以得到完全緩解,從而提高生活品質。此份指引將所有知識以條列式載明,供民眾參考索取,並舉出合格的醫療院所共八家,從北到南都有,民眾可自行選擇方便的醫院就醫。

什麼人適合做糖尿病手術?

罹患糖尿病五年以內,肥胖者BMI 身體質量指數> 27.5 kg/m2 以上,年齡在18-55歲之間,殘存胰島細胞功能良好( C 胜肽值>2 ) 的人,手術有較好的癒後。其它狀況,若罹病時間較長,或年紀較長,仍可前來門診做完整的檢驗及用藥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手術。

本文內容有: